首页>栏目首页 > 技术 >
白芨种植前景怎么样?白芨种植有哪些注意事项? 2023-06-28 09:23:07  来源:深圳信息港

白芨种植前景怎么样?

白芨发展前景

白芨药用价值潜力巨大,目前较成熟栽培技术仍以块茎繁殖。为进一步开发白芨生产潜能,实现白芨工厂化生产,应当把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栽培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,研发组织培养及种子培养基直播育苗技术,提高白芨生产苗出苗率及成活率,解决白芨资源短缺问题;同时利用现代育种技术获得白芨优良品系,选育出农艺性状好、产量高、有效成分含量高的优良品系,为白芨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。

白芨在十堰分布广泛,主要品种有紫花、白花、黄花白芨等。野生白芨常生于疏生灌木和杂草的山坡多石之地,如栋树林或针叶林下、路边草丛或岩石缝中。喜温暖、阴湿的环境,稍耐寒,耐阴性,忌强光直射,喜凉爽气候及腐殖质丰富且排水良好的砂壤土。

白芨种植有哪些注意事项?

2.1 土地整理及覆膜

选择海拔 300~1200m,土壤富含腐殖质、温暖潮湿、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,深耕或深挖15~20cm 以上,将土壤整细,选 1.5m 宽幅的可降解地膜覆盖在厢上,四周用土压实。播苗前用地膜打孔机打孔,孔距 15cm,孔深 8cm,种后盖 3~4cm 厚的细土,种植最佳时期 2—3 月。

2.2 种苗选择

在 6 月以前栽培,可选择上去年生假鳞茎作种,以无虫蛀,无采挖伤者为好;6 月以后,选当年生嫩茎作繁殖材料。也可选择二年生且经过炼苗的健壮苗,一般在春季 5 月或秋季 9 月栽植。

试验表明,以当年生白芨嫩茎作繁殖材料出苗快,出苗率高达 90% 以上,且苗木健壮;而以去年老茎作繁殖材料时,出土的苗木瘦小,且发芽率较,低出苗率不到 30%。

2.3 田间管理

2.3.1 遮阴防寒

白芨喜阴。夏季海拔 800m 以下的阳光直射地区,日照强烈,为防止日灼现象,需在白芨田畦两边种上 2~3行玉米遮阳,玉米的株距控制在 40~50cm,玉米成熟后收获果实,保留茎秆,待 10 月中旬白芨收获后砍除。越冬保护:白芨不耐寒,做好冬季防寒抗冰措施,盖草或覆膜防寒,待春季出苗时揭去盖草或薄膜。

2.3.2 施肥

底肥一般每年冬季用施肥机穴施,每 667m 2 用40~50kg45% 复合肥均匀施入,追肥可采用叶面喷施叶面肥与施肥机穴施复合肥结合。

2.3.3 灌溉排水

白芨喜湿,怕涝长时间干旱时,要及时浇水,在早晚进行,短时间耐涝,但长时间处在低洼湿地的长势不好甚至死掉,所以要及时排涝。

2.4 白芨病虫害防治

2.4.1 病害主要为黑斑病、块茎腐烂病、根腐烂病、叶斑灰霉病等

黑斑病,黑斑病主要为害花卉和蔬菜类作物叶片,其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枯叶或土壤中越冬,翌年 5 月中下旬开始侵染发病,7—9 月为发病盛期,在白芨大面积种植时较易发生。防治方法:土壤消毒,用 50% 的多菌灵 500 倍液或 70% 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000 倍液浸种,在栽苗时浸苗基部 10min;根腐病,多在春夏多雨季节发生。此病以预防为主,发病后无根治效果的方法。预防方法:注意排涝防水,深挖排水沟;苗床加强通风排水;叶斑灰霉病,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,严重时也可以危害茎、花、果实等。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,其中湿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。条件适宜时,病斑正面也可长出黑霉,病斑多从底部叶片向上蔓延,严重时致使全部叶片干枯卷曲,植株呈黄褐色干枯状。防治方法: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和病叶,及时采取药

剂防治。药剂防治可用 75% 百菌清可湿性粉 600~800倍液、65% 代森锌可湿性粉 400~500 倍液、50%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~600 倍液交替喷施。

2.4.2 虫害主要为地老虎、金针虫等

最常用的方法为人工捕杀、翻土晾晒,结合间作或套种、轮作倒茬。适时灌溉、翻晒苗床可扰乱地下害虫的活动规律,起到暂缓解作用。金针虫对新枯萎的杂草有极强的趋性,可采用堆草喷药诱杀;必要时使用化学农药辛硫磷灌根防治。

关键词: 白芨种植前景怎么样 白芨种植有哪些注

相关阅读:
热点
图片